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手术治疗

2016-03-17 医默相通

 

、高级别胶质瘤推荐

手术原则和手术目的   

§ 对于高级别胶质瘤,如果可行,强烈推荐最大限度地安全切除 

§ 手术的目的: 

•  获得精确的病理诊断;

•  缓解由颅压高和压迫引起的症状;

•  降低肿瘤细胞负荷,为辅助放化疗创造条件,降低类固醇药物的使用;

•  维持较好的生存状态,延长生存期。 

手术辅助新技术的应用

§ 新手术辅助技术有助于高级别胶质瘤的最大范围地安全切除。这些技术包括神经导航、荧光引导等。 

§ 对高级别胶质瘤,还推荐术野局部附加治疗,如在手术残腔留置BCNU缓释膜片。 

术后复查

§ 高级别胶质瘤手术后72小时内进行影像学复查,用于判断肿瘤的手术切除程度。 

§ 术后MRI对比增强的程度和分布还取决于血脑屏障的完整性,而不单纯是肿瘤体积的改变。因此,手术和其他可以导致血脑屏障功能不完善的因素,可以出现类似肿瘤残留的对比增强,有时需要MRS和rCBV等技术加以鉴别。 

术后预后相关因素:

§ 肿瘤级别 

§ 年龄(≤65岁 vs. >65岁) 

§ 术前神经功能状况(KPS≥70 vs. <70) 

§ 肿瘤切除程度(全切除 vs. 非全切除) 

§ 病灶部位(额叶胶质瘤的预后优于颞叶和顶叶,脑叶胶质瘤的预后优于深部) 

§ 初发还是复发 

低级别胶质瘤推荐

治疗策略

§ 关于低级别胶质瘤的治疗策略和治疗时机存在不同意见。 

§ 尤其是偶然发现的无症状低级别胶质瘤,或患者仅有癫痫症状又可被药物良好控制,或肿瘤较小时。由于功能区手术可能致残,在影像学稳定的状态下,有观点认为允许观察-等待”。 

§ 对于低级别弥漫性胶质瘤,如果可行,也推荐最大程度的安全切除肿瘤。原因如下: 

•  这类肿瘤无可避免地要持续生长并伴发恶性转化,逐步进展为高级别肿瘤,最终仍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并致死,推迟手术将面对处理更大的肿瘤。

•  在低级别胶质瘤,尤其是弥漫性星形细胞瘤的组织学背景中,可能已经出现转化病灶,肿瘤部分切除可能残留这部分高级别病灶。

低级别胶质瘤的手术目标:

§ 明确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诊断; 

§ 降低肿瘤细胞负荷,为辅助放化疗创造有利条件; 

§ 降低颅内压; 

§ 缓解神经功能障碍; 

§ 维持可接受的生活质量; 

§ 延长患者生存期。 

手术辅助新技术的应用

§ 新手术辅助新技术,尤其是脑功能定位,可以增加病人影像学全切和次全切的比例,减少术后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可能。 

§ 唤醒手术技术扩大了在功能区实施手术的指征。 

§ 针对非功能区或临近功能区的低级别胶质瘤,脑功能定位技术可以识别与关键脑功能有关的皮层和皮层下结构,尤其是语言,使手术切除规模扩大到重要功能结构的临界,以实现低级别胶质瘤最大限度地安全切除,包括影像学全切甚至超范围切除。 

§ 对于只能部分切除的功能区低级别胶质瘤,由于脑功能存在重塑机制,部分切除后再次手术时仍可能实现安全地全切。 

术后复查

§ 术后72小时内进行影像学复查,现更改为12周内复查。 

§ 肿瘤切除程度的判定主要依据MRI T2FLAIR高信号影像,应与术前影像比较。 

接受手术的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

§ 组织学为弥漫性星形细胞瘤; 

§ 年龄≥40岁; 

§ KPS<70; 

§ 最大径≥6cm; 

§ 肿瘤跨中线; 

§ 术前存在轻度以上的神经功能障碍; 

§ 1p/19q仅有1个或无缺失; 

§ IDH1IDH2野生型。 

具有3个或3个以上不良预后因素,即判定为高危险。 

以上内容摘自《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

指南来源: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编写组.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中华医学杂志.2016;96(7):485-509.

编辑:张皓  审核:肖穗君 晁帆

本资讯由默沙东医学团队编辑提供,旨在用于医学专业人士间的学术交流,文中相关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治疗建议。医学专业人士对文中提到的任何药品进行处方时,请严格遵循该药品在中国批准使用的说明书。默沙东不承当相应的有关责任。

转自默沙东 医默相通网站
医默相通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