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止于大" – 新旧IDSA念珠菌病指南对比(三)

2016-06-14


IDSA念珠菌病治疗临床实践指南》

对比解读:(三)诊断

相比于2009年对于诊断技术的寥寥数语,2016年IDSA指南详细的介绍了目前侵袭性念珠菌病的诊断进展,重点内容如下:

1、 血培养及其他深部组织培养

血培养及其他深部组织培养是诊断的金标准,但是灵敏度有限,仅50%;且受疾病类型的影响,对于深部组织念珠菌病的诊断效能较差;获得阳性结果的时间长,平均2-3天;需要有创性的操作。

2、 抗原抗体检测

目前研究最多的方法是甘露聚糖抗原/甘露聚糖抗体联合检测法,这一方法在欧洲获得了批准,而在美国还未获批。其中抗体检测在免疫缺陷患者是否可靠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现有的研究显示抗体检测在干细胞移植和实体器官移植表现出良好的诊断效能。

3、 G实验

G实验能对多种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曲霉,作出诊断,但不能分辨致病菌种类;较血培养,G实验能更早诊断念珠菌病(早于血培养几天到几周),缩短启动抗真菌治疗时间;治疗过程中G实验水平的下降提示抗真菌治疗有效。

4、 PCR

血标本PCR检测较培养技术能明显缩短确诊和启动治疗的时间;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以达到95%和92%;在美国,一项针对念珠菌的PCR技术T2biosystems已经获得了FDA的批准。目前PCR技术的主要问题在于缺少统一的标准和多中心临床研究的证据,而且除了血标本以外,缺乏来自其他标本的相关研究。

5、 深部念珠菌感染的诊断 

血培养对于深部念珠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有限,而非培养技术在深部念珠菌感染的相关研究较少;现有的研究显示血培养,G 实验和PCR对深部念珠感染的敏感度分别为21%,67%和88%。

供稿:马文娟     编辑:陆洋     审核:吴东

后续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本资讯由默沙东医学团队编辑提供,旨在用于医学专业人士间的学术交流,文中相关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治疗建议。医学专业人士对文中提到的任何药品进行处方时,请严格遵循该药品在中国批准使用的说明书。默沙东不承当相应的有关责任。

转自默沙东 医默相通网站
医默相通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