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和胰腺肿瘤治疗专题

胃肠道间质瘤和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分别是胃肠道和胰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为帮助临床工作者对这两种消化系统的肿瘤有更好的了解,小编为您精选了相关的学科前沿资讯、指南文献、经典病例等,希望对您有所裨益!
WHO 2000/2004版同2010版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类法的比较
WHO 2000/2004版分类由于需依赖更多的数据,因此显示了同预后更高的相关性,但它包括了良性和非确定肿瘤行为的分类,值得注意的是,看似良性而具较低增殖活性的小肿瘤也可引起转移。WHO 2010 版分类比较简单,较易使用,并且是可重复应用的分类(基于增殖活性),它没有包含良性分类的内容。高Ki-67指数同较差的预后相关,但低Ki-67指数不应被视为良性肿瘤行为的指示标记。对所有的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s)病例进行分析时,即使肿瘤分级较低,也应把潜在的恶性可能纳入考虑。病理报告应包含所有预后参数以及分期。
在世界卫生组织(WHO)2000/2004版的分类法中,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GEPNETs)基于肿瘤直径和肿瘤期分为4个组别,即高分化良性内分泌肿瘤(WDETB)、高分化内分泌肿瘤但肿瘤行为不定(WDETUB)、高分化神经内分泌癌(WDEC)和差分化神经内分泌癌(PDEC)。该版本并未得到广泛接受,原因是其基于肿瘤期的分类以及所提到的“肿瘤行为不定”的类别。2010年,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NET)学会提出了依照肿瘤分级和特定部位分期的分类系统(WHO 2010)。基于有丝分裂和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指数,GEPNETs被分为3个组别:NET G1、NET G2和神经内分泌癌(NEC)G3。研究者使用这两个版本的分类对69例GEPNETs病例进行评估。依据预后指标(直径、有丝分裂、Ki-67 指数、血管浸润、神经浸润、坏死和转移)对两种分类和肿瘤组别进行比较。14例患者经诊断为PDEC(基于WHO2010版)归入NEC G3组。17例经诊断为WDETB、9例为WDETUB、23例为WDEC。各组患者的预后指标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除坏死、有丝分裂、Ki-67 指数和分级外)。所有的WDETB、89%的WDETUB和87%WDEC病例被归为NET G1。按照WHO2010版,35例患者经评估为NET G1、4例为NET G2。NET G2组中,发生转移和神经浸润更常见,其他预后指标无显著差异。总体来说,WHO 2010版更容易使用,而2000/2004版显示了同预后更高的相关性,但它包括了良性和非确定肿瘤行为的分类(尽管具增殖活性的小肿瘤也可引起转移)。对所有的GEPNETs病例进行分析时,应把潜在的恶性可能纳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