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乳腺癌、前列腺癌、直肠癌和肺癌中,循环肿瘤细胞(CTC)与临床结果显著相关。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 CTC可作为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预后和预测指标,这将有助于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对风险情况进行分级和监测GIST的复发和转移。
胃造瘘术辅助下的腹腔镜下楔形切除术(LWR-G)在临床上已经应用于切除胃部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s)并保留残胃体积。LWR-G的风险在于有可能造成癌细胞扩散,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LWR-G并不一定造成癌细胞扩散,也没有增加溃疡性GIST患者肿瘤复发的风险。
过去二十年间,人们对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NETs)的了解逐渐增加。但是由于pNETs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类肿瘤需要由外科、肿瘤科、内分泌科、放射肿瘤科、放射科、病理科和核医学科医生组成的联合治疗小组进行管理。未来的试验应对一线和二线化疗药、靶向治疗、预防和诊断指标进行进一步研究,以便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超声内镜引导下的酒精消融术是一种局部的、侵入性最小的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NETs)治疗手段,适用于特定的患者。这项技术灵活、相对安全和有效。对于功能性瘤,可使功能性瘤丧失分泌功能从而缓解症状。对于非功能性瘤,这种情况下主要目标是使肿瘤组织完全消融,对不适合或拒绝手术切除的患者效果也很好。但对于适合手术的患者,这项技术的效果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NETs)大概占胰腺肿瘤的1%到2%。确诊时如果PNETs处于早期,手术切除通常是很有效的。不幸的是,肿瘤已经转移的患者不适合手术。直到最近,晚期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患者可选择的系统治疗还是很有限的。然而随着我们对PNETs病理、肿瘤生长和转移所涉及的信号通路的理解更加深入,患者已有更多的选择,如生长抑素类似物、VEGF和mTOR信号通路靶向治疗药物。化疗对于疾病负担较重的患者可能还是有益的。
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相对来讲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肿瘤。由于预后较好,在原发瘤或者转移瘤手术都是标准的治疗方案。由于绝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经发生了转移,因此需要以手术、化疗、肝靶向治疗以及分子靶向治疗为基础的多学科的护理。由于对于疾病分子机制了解逐渐加深,靶向治疗应用广泛。
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NETs)占胰腺肿瘤的2%~4%。它们有可能是良性肿瘤,但它们是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被低估了。由于此类肿瘤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以及侵袭性不同,对于这类肿瘤的护理充满挑战。手术治疗仍是最有效的手段,而且患者的受益时间更长。
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NETs)是胰岛细胞形成的肿瘤。PNETs是神经内分泌瘤的一个亚型,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自然史和临床管理方法。根据其分泌的特定激素引起的相关症状,可将PNETs分为功能性瘤和非功能性瘤。本综述主要讨论了PNETs的亚型、症状、诊断和临床管理。
WHO 2000/2004版分类由于需依赖更多的数据,因此显示了同预后更高的相关性,但它包括了良性和非确定肿瘤行为的分类,值得注意的是,看似良性而具较低增殖活性的小肿瘤也可引起转移。WHO 2010 版分类比较简单,较易使用,并且是可重复应用的分类(基于增殖活性),它没有包含良性分类的内容。高Ki-67指数同较差的预后相关,但低Ki-67指数不应被视为良性肿瘤行为的指示标记。对所有的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s)病例进行分析时,即使肿瘤分级较低,也应把潜在的恶性可能纳入考虑。病理报告应包含所有预后参数以及分期。
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已发现了很多类型的KIT突变,但是关于这些突变的临床病理学意义还处于争论之中在本研究中。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KIT突变的阳性患者肿瘤复发率和转移率高于阴性患者,预后不良。因此KIT突变是GIST患者的又一个预后指标。